http://www.mato.com.hk   

 

第四十七期內容簡介
 
梨園新秀   爭取定位平台
現役粵劇資深藝人一直都在擔心後繼無人,因為社會文俗轉型受歡迎的程度低落,佔傳統比重頗大的粵劇面對業績日漸下降的影響,從業員很難在這個圈成名立萬之外,有些甚至想藉從事此行業來安度生活也感困難,故此入行的人日漸少,不過舞台戲曲的吸引不減從前,醉心粵劇的人仍多,新一代的粵劇演員也在沒有美麗前途的憧憬下成長,他們學藝的過程比前人崎嶇,不會像前輩般可在師父口傳面授的過程中吸收到專門的演出戲藝,而是找名師學一些精深片斷的戲藝,勉勉強強爭取演出的機會。
不管學習過程如何艱辛及演出機會稀少,目前香港也都有一群為數不太多,卻又一直在戲台上時有演出的新生代紅伶,他們知名度不太高,卻多數有長長的學藝年資,有些幸運的,在戲班中佔一個位置,也有些只能每年靠自己起班,在各社區會堂中演一場半齣戲,自己過過戲癮及考驗多年來的學藝。

難得這一群新生代紅伶泰然處於這種境地,而一向關心粵劇發展和推廣不遺餘力的阮兆輝,有感於年輕演員缺乏被公眾認識的平台,便與香港藝術節當局同心協力,推選十五位最具潛質的粵劇新秀,白雲龍、李振歡、李蘋蘋、苗丹青、祝如山、徐月明、凌安僖、馬卓麟、郭俊聲、康華、陳銘英、梁煒康、張潔霞、楊奕衡、黎耀威,擔演多齣名劇,並且展演不同的行當,讓觀眾看到梨園新一代的功力,希望各界給他們公平公正的評審,並予以鼓勵。
為了演出藝術節,負責統籌的鄧拱璧、藝術指導的阮兆輝早早已和十多位年輕伶人講戲、排練,也配合藝術節活動,參與記者招待會,向傳謀發佈消息,但這些一切在戲未公演之前,新人的吸引力是不足的,就算是我這個在戲曲新聞圈奔走了多年的人,對他們認識也不深,因此想到何不利用「美華會客室」這一個平台,把這一群將在粵劇舞台邁進的新人類介紹給大家。

念頭出現在藝術節的記者會中,當時難得一起露面的新人大都齊集,於是約他們飲一頓咖啡,談談有關投身粵劇界及演出藝術節的感覺。由於決定出於突然,能夠來「美華會客室」一聚的只有五位,就是苗丹青、徐月明、陳銘英、李振歡和李蘋蘋,是純女班,由於同聲同氣也都能暢所欲言,而後來黎耀威也加盟茶聚,使會客室氣氛前所未有的熱鬧。


李振歡

是新會粵劇團培養的職業旦行藝人,九十年代末由新會來港發展,於各戲班落腳,擔演各種旦行角色,在《趙氏孤兒》擔演重要角色太后一角。


李蘋蘋

八和及演藝學院合辦的課程肆業生,學藝一年便投身劇團,從低做起,時常在不同劇團演出,在藝術節戲曲項目演《十奏嚴嵩》西宮娘娘嚴妃一角。


徐月明

職業旦行藝人,是著名粵劇紅伶李居安的徒弟,文武演藝俱備,一直在戲班中演出,近年也多嘗試演不同的劇目,今年的粵劇巡禮,她演《金蓮戲叔》有不錯的成績,在今屆藝術節參演《趙氏孤兒》演程夫人和《霸王別姬》的虞姬。


苗丹青

業餘伶人,師從曾玉女,演生行,年前嘗演鬚生行當,得阮兆輝悉心指點,在《宋江怒殺閻婆惜》中演宋江,大獲好評。今在第三十四屆藝術節的戲曲項目中,擔演《趙氏孤兒》中的程嬰及《十奏嚴嵩》之〈打嵩〉的海瑞。


陳銘英

因愛好戲曲而入行,初演潮劇,後轉學粵劇,由梅香升至第四花旦及第三花旦,將上位至二幫花旦,邊做邊學,不斷進修演藝,也曾從多位名家如曾玉女、史濟華等名家學藝,在今屆藝術節演《趙氏孤兒》的莊姬及《焚香記》中的焦桂英。


(訪問詳情刊於今期
第15至17頁
返回今期主頁
 
 
 
《戲曲之旅》雜誌及網頁受國際及地區版權法例保障,未經本刊書面許可,
  任何圖文均不得全部或局部轉載、翻譯及重印。